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了确保风电场原始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调节系统有效,三一重能早已对风电场施工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划,针对不同项目区域制定个性化的环保和水保方案,将企业环保责任置于公司对利润考核的要求之上。
特别是自2016年谋求战略转型后,三一重能便千方百计从“求量”向“求质”转变,确保达成“每中标一个项目必定会建成一个标杆风场”。
在湖南宁乡,三一重能通过风电开发为当地赋能工业力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追加风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3000万元,将三一宁乡神仙岭风电场打造成为了全国首家生态风电场。
在风场施工过程中,将环境治理及水土保护作为质量红线严格要求,对施工受损地表进行回填和软硬覆盖,实现了硬化、绿化和美化,将建设施工带来的植被破坏等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对机位和道路两侧区域进行了土层恢复和绿化,专门设计排水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在路基边坡、排水沟旁、裸露山坡采取种植草皮、播撒草种及种树的措施,进行人工植被恢复。

在“全国首家生态风场开放日”活动当天,三一重能向150多位嘉宾详细介绍了更为详细的数据: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79.24公顷,撒播草籽30.03公顷,铺植草皮0.2公顷;采用镀锌钢丝网挂网及不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客土喷播植草3.6公顷,植被恢复率达到99%。
完成浆砌石挡土墙14175立方米,浆砌石沉砂池40个,石质边坡修整3公顷,土地平整72公顷,截排水沟11000米,急流槽200米,管涵300米,土质排水沟5000米,临时沉砂池40个,临时覆盖30公顷;累计种植乔木和灌木33.3万株,植被覆盖率达65%。
此外,土地治理面积49.88公顷,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8.56%;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公顷,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8.57%;恢复林草植被面积30公顷,林草植被恢复率99.61%......
正是基于积极的投入和科学的保护,该风场经过保护和恢复之后甚至比原来更葱郁。其也成为全国风电产业中,第一家将现代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完美融合的“效益与生态标杆”。
目前宁乡观音阁风电场逐渐成为长沙有名的自驾游胜地和青少年科普基地,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和徒步爱好者慕名前往。
“追风者”的脚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神仙岭上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长达15.9公里,将25座山坡平台上的风机牢牢“系住”,云蒸霞蔚之中,又似一条青龙盘旋在风力发电机塔柱和青山翠绿之中。
“3!2!1!预备——”随着一声哨响,9月15日上午9:30,“全国首家生态风场开放日徒步赛”正式开拔。150多位参赛者从风电场的山脚起跑,沿着山间的柏油路,或快或慢,一步步向山上的折返点进发。
在全国第一家生态风电场参加徒步赛,这无疑是一次独特的体验。脚下是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路边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远方则是绵延无尽的青翠和迎风傲立的风机。伴随周边不时传来鸟儿的叫声和虫鸣,参赛者的脚步也显得轻快了许多。
对于150多位徒步赛的“追风者”而言,要更好地完成比赛,需讲究节奏的把握、呼吸的调整、力量的平衡。而风电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无疑也是一场长跑。
作为坚韧不拔的“追风者”,自2016年开始战略调整之后,三一重能专注于主机研发和控制策略的开发,以及智慧风场的运营管理。通过合作开发、引进全球顶级公司的整机设计技术,集合全球性价比最优零部件,打造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风电机组。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三一重能更是在研发、制造、市场开发、寻求地方合作等方面加速布局,稳步落子,成就斐然。
在2018年,三一重能在全国的多个风场发电量屡创新高。在资源条件并不十分优质的情况下,2018年2月,三一宁乡神仙岭风场等效小时数达280.76小时,在湖南省40家风电场排名中位居第一;3月,宁乡观音阁风电场可利用小时数位居全省第三.....